本報訊(記者 祁海琳)近日,吳中區硯溪學校邀請藏書澄泥硯傳承人楊育清進校授課,讓孩子們感受非遺的魅力,傳承工匠精神。
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,從古至今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。蘇州靈巖山所產的硯石,便是澄泥石。澄泥石硯又叫?村硯,有鱔魚黃、蝦頭紅、蟹殼青諸色等。楊育清為學生詳細介紹了澄泥硯的歷史、來源、種類,形態各異的圖片,充滿神奇色彩的小故事,激發了硯溪學子的好奇心。
“讓石頭活起來!”一塊普通的石頭,利用深淺浮雕、圓雕、透雕等多種雕刻技藝,甚至是細膩的做舊手法,再現各種場景。孩子們認真觀看硯臺制作的過程,學習硯臺制作的知識與技巧。“刻硯的功夫在哪?就是線條,線條筆直流暢,這就是刻硯的基本要求。”在楊育清的耐心指導下,孩子們在硯石上有板有眼地雕刻著各種圖案,切切實實感受古人的意境和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