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ike id="fi4mi"></strike>

          1. <tr id="fi4mi"></tr>
            1. 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
             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體 教育 旅游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

              □葉溫婉

             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,華南、長江中下游地區早稻進入育秧高峰期,西北春小麥陸續開始播種。目前,全國已春播糧食5500多萬畝,冬小麥、冬油菜的春季田管也在加速推進。

              俗話說,“春耕深一寸,可頂一遍糞。春耕不肯忙,秋后臉餓黃”,這足以說明春耕的重要性。在我國,春播糧食面積占全年糧食面積的一半,事關兩季收成。全力以赴抓好春季農業生產,對于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要意義。

              農業豐收,關鍵靠科技,種子是根本。黑龍江綏化市慶安縣的智能催芽車間,實現了種子的清洗、加工、包衣、浸種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化管控。河南信陽市光山縣,農民用上了全自動智能化育秧機,通過循環變動位置,保證了每一層秧苗的光照??萍即焊倭撕芏?ldquo;人氣”,多了很多機器,機械化優勢促春耕,農業不斷走向現代化。

              今年中央“一號文件”要求,研究開展新一輪農業氣候資源普查和農業氣候區劃工作,優化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設施站網布局,分區域、分災種發布農業氣象災害信息。在農業生產中,田間氣象站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比如,四川省廣漢市在全市范圍已建成各類地面氣象站點近30個,實現對農業生產氣候條件全天候的遠程監測,就相當于農民種地有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順風耳”。氣象千萬變,十里不同天。有了田間氣象站對農田環境溫度、濕度、雨量、光合有效輻射等氣象要素的自動監測,農業生產中的施肥打藥、病蟲害防治、農作物灌溉也就有了更多科學依據。

              在春天耕耘“豐”景,就得抓好每一個時間節點。眼下正是小麥防治病蟲害關鍵時期。針對春季北方氣溫偏高,局地可能出現春旱和病蟲害等情況,農業農村部已會同相關部門下發抗旱御寒春管預案,指導各地緊盯2700多萬畝三類弱苗和560多萬畝旺長小麥。各地派出農技人員,指導農民加強分類管理,科學運籌肥水,落實落細小麥“一噴三防”、油菜“一促四防”等防災增產關鍵措施,抓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和應急防控。做好技術指導,促進小麥、油菜正常生長發育,方能全力以赴奪取夏季糧油豐收。

              “春耕生產是一道‘綜合題’。”春耕關系到一年的收成,要破題,就需要“組合拳”。從科技育苗到田間指導,從農資購買到農具維修,這些農事環節環環相扣,一個地方出現梗阻,整個春耕流程可能都不能順利開展。因此,要打好保障春耕備耕的“組合拳”。截至目前,江蘇全省已舉辦農機培訓、演示活動超300場次,培訓農機手和修理工逾6萬人,檢修各類農機具超26萬臺套。多個部門協同推進、互相配合,只有全部“綠燈”,才能“路路暢通”。

              新的耕耘正在進行,新的豐收正在孕育。趁著萬物蘇醒,播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,從南到北的田間地頭呈現出繁忙景象。在春天播種希望、辛勤耕耘,未雨綢繆做好各項工作,我們耕耘“豐”景,定能夠迎來豐收。

              聲明:所有來源為“蘇州日報”、“姑蘇晚報”、“城市商報”和“蘇州新聞網”的內容信息,未經本網許可,不得轉載!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信息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,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。
              時隔三個賽季 蘇州肯帝亞再進季后賽
              海棠依舊
              炒新茶
              都很美
              記錄春天
              牡丹綻放 春色滿園
             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